学校首页
校党委书记宋迎东为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作者
赵琳琳
摄影
王一勇
来源
未来技术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5-09-21

分享

70余载的光辉岁月塑造怎样的哈工程?新时代的哈工程人如何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如何成为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新时代“工学”人才?……

9月20日,校党委书记宋迎东为147名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勉励青年学子珍惜大学时光,坚守“胸怀祖国”的信念,保持“敢闯敢试”的勇气,锤炼“多元发展”的能力,快速成长为“未来技术探索者”,肩负起国家未来科技进步和海洋事业发展的时代重任。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宋迎东回望学校的历史沿革,讲述了学校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三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带领广大学子共同走进学校70余年的峥嵘岁月,与同学们一道感悟了哈军工精神的深刻内涵。

“全球科技竞争正聚焦于未来技术领域,智慧海洋、深海探测、极地开发等方向已成为各国抢占的战略高地。”宋迎东表示,青年学子要主动面向国家技术创新前沿,肩负起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引领行业发展的时代使命,在国家需要、行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成长为未来领军人才?”宋迎东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胸怀祖国,做具备使命担当力的领军人。希望同学们主动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个人追求与国家战略同频,在强国建设的广阔舞台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敢闯敢试,做具备前沿创新力的领军人。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用“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技术空白处开辟新赛道,在行业瓶颈处找到新突破,描绘未来领军人应有的底色。

三要多元发展,做具备国际胜任力的领军人。希望同学们以“多元发展”为路径,深耕学科知识,拓展国际视野,练就解决技术难题的“硬本领”,培养跨文化协作的“软能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技术的探索之路上,在海洋强国的征程中,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校党委副书记李荣生,校长助理、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敬出席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杨德森线上寄语新同学。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尽快完成身份的蜕变,学会规划、保持自律,在大学完成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索的成长跨越。二是学会利用学校给予的资源,在“三海一核”的平台上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为今后的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开启新程,在学习中要保持敢闯敢做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态度,用勤奋书写精彩的大学生活。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俊利,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杜栓平,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魏泽勋,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方银霞,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刘希等五位校外行业专家相继在线上发表寄语。他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夯实专业基础,主动探索跨学科领域知识;在科研中勇于挑战深海,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用青春与理想,为国家智慧海洋事业作出贡献。

未来技术学院授课教师代表朱齐丹教授为新生寄语。他表示,希望同学们站在人生新的起点,尽快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转变,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学习习惯,快速融入科研团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锤炼解决难题的本领,成长为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新时代“工学”人才。

未来技术学院首届学生张竞丹代表2025届毕业生发言。她表示,希望学弟学妹在未来技术学院这个“无限可能”的平台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淬炼专业能力、勇于探索科研高峰,成长为国家需要、不负未来的智慧海洋未来领军人才。

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王嘉昊代表新生发言。他分享了自己步入大学以来的收获与成长。他表示,自己将在哈工程这片沃土脚踏实地学习知识,刻苦勤奋地锻炼本领,以“无限可能”为目标,走进智慧海洋科技前沿,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为国家海洋强国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护我中华,固我海疆。我辈当努力,他日续辉煌。”2025级全体新生庄严宣誓,他们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以兴海报国践行青春誓言,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壮阔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开学典礼上,未来技术学院负责人作学院基本情况介绍。学工部、校团委、学校部分教学科研单位有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未来技术学院2025级班主任参加典礼。

编辑:刘涛  审核:吴丹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Baidu
ar星空软件下载